晚上偶然看了一次央视的"大家"栏目,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的访谈。
我有时觉得,关于教育,我们的言辞已经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了",太过"花言巧语",充斥着文件、充斥着媒介,既保持着"政治正确"、又颇具语言感染力。访谈中所提及的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教不好的老师",其实都一点不算是新鲜词句了,估计全中国的老师和家长们都明白得通透无比。如果没有见到行动,大概谁都不大容易受感动了。但在访谈中,还是有一句话让我觉到震撼:谈及当初做一个孩子的工作时,霍老师说了一句"他学习不行,可他要做人呐"。不知老师们是否都拥有这样发自心底的理解?我们的教育又正在做着些什么、而妨碍着老师们的这种感悟?
像霍懋征老师那样为了给学生上课而不赶去见病危女儿临终一面,在任何年代,都必是令人感叹而难以理解、难以效仿的事情;而在是否得到年终双薪都要与学生成绩挂钩的当今年月里,当个好老师,也注定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我对将来能涌现出多少位霍老师般的老师,没抱特大的希望。只是,我顽固地认为,"老师"依然是一个具有独特内涵的字眼,这个职业的神圣感不应在种种似是而非的辩辞中被消解。各位老师可以不做霍懋征,可还是要做"老师"。
半年多以前,学校让家长写个东西,主题是"家长心目中的老师"。我很认真地写了,文字如下:
具有亲和力。孩子们觉得他(她)既值得敬重,又可亲可近,孩子们盼望着和老师见面、觉得学校生活的快乐愉悦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老师们。
对做"孩子王"抱有激情。他(她)不一定每天都兴奋、激昂,但对引导孩子们取得的每一个点滴进步都非常富有成就感。时常有这样的成就感的老师,一定是热心的、有责任感的好老师。
保持敏锐与敏感。他(她)对孩子们个性的准确把握令人钦佩:了解孩子们的独特之处——不论是优点,还是不足;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不论是周围学生的爱好,还是社会上少儿的流行风尚。
善于表扬和鼓励。他(她)让每一个孩子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具有独特的能力和优势,并希望能在众人面前充分地展现出来。他(她)调动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激励这些独生子女们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性格。
尽可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升学与择校的压力已经让这一代孩子失去了许多童年与少年时代应有的快乐,老师们的现实困难也可想而知。他(她)在各种上级和各种指标的框架内尽量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二次开发",让孩子们尽可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享受到一些学习的快乐。
抄给孩子一份之外,也随手扔到了一个教育论坛上,那里来来往往的有许多中小学教师。从回应来看,很多人表示这是一种理想境界,但应当努力;也有不少人谈论"人神之辩",大意是说老师也是人云云;还有几个人很有情绪的样子,说只要有他们心目中的好家长、好学生,就能做这样的老师。我深知这年头当老师不易,自己也觉得写的东西里面多有苛求之处,所以我理解各种各样的反应,尽管我并不认为我提出过羽化成仙为神的"指标"。
10岁的孩子以少见的耐心,从头至尾看了访谈节目。大人议论了霍老师几句,小孩插嘴说,这样的老师,"全中国可能也只有几个"。我没有问他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
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在此向老师真诚地道一声新年好。我至今怀念光华路三小那个逼仄的校园,想念那些曾经那么亲近或那么有趣的老师们......
keepwalking
|